編者按 最近,一項來自賽萊默的研究表明,在污水處理領域,利用現有且經過驗證的技術方法,在不增加成本或降低成本的情況下,可大幅減少電力相關排放。這是這份研究報告針對污水處理行業能源效率提升所帶來的減排潛力評估后得出的結論。11月4日,賽萊默在第十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上公開發布了這一報告。為此,中國水工業網獨家專訪了賽萊默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呂淑萍女士,請她圍繞這份報告及行業熱點“水十條”為我們做一番詳細的闡釋。
中國水工業網:我們注意到,在此次發布的調查報告中,標題位置出現了“復興”一詞(Renaissance),它體現了賽萊默在提高能效及降低碳排放方面一番怎樣的雄心?
呂淑萍:之所以在報告中沒有直譯為“復興”這個詞,這是因為我們希望用“開啟一個新紀元”的表述。但同時,我們也愿意借用“文藝復興”中“復興”一詞的核心含義。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東部沿海城市及發達城市,污水處理的基礎設施建設就已經較為完善了。在當前,如何提高這些基礎設施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其中就面臨著幾個問題。例如:如何提高設備的運行效率、減少運行的成本,如何提高運營商的利潤等,需要用可持續性的解決方案來解答這些問題。否則基礎設施是很難健康運行起來,也很難達到最終效果。
歷史已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我們一定要考慮這些基礎設施與經濟建設接軌的問題。說到這一點,賽萊默是如何提高能效的?以往提到提高能效大家馬上會想到增加成本,恰恰相反我們這次的報告意在通過一系列的分析,證明提高能效及提高運行效率的時候不必非要提高成本,而可以在原有成本和降低成本的基礎上做到這一點。它主要是對美國、歐洲及中國的污水處理行業的能源效率進行分析。具體的做法是讓污水處理廠利用被驗證過的既有成熟技術,之后研究人員針對這些污水廠的能耗、減排、用電這幾方面進行評估,評估結果顯示,我們在利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在至少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可以提升用電相關的能耗減排效率,尤其是溫室氣體的減排量能夠達到50%左右。這說明與用電有關的溫室氣體的排放是很大的一個體量,而且95%的減排量都是不需要提高成本的。所以說“開啟一個新紀元——(Renaissance)”這一表述的深層意義就在于此。
中國水工業網:在今年上半年頒布的水十條的工作目標中,特別明確了對于長江、黃河等七大重點流域,以及對于城市黑臭水體等方面的工作目標,加上財政部一直在持續推動PPP的投融資模式,可以說,這里面釋放出了巨大的市場前景。而作為賽萊默,你們怎么看待這一良好機遇?
呂淑萍:自從國務院頒布了水污染治理行動計劃以來,整個中國黑臭水體的治理形成了一個明確的時間表,堅定了我們水務人的信心。比如,計劃要求到2015年末,地級以及以上的建成城市都要對黑臭水體進行排查,要公布黑臭水體的情況、負責人、達標的標準;并且到2017年年末,直轄市、省會城市等的黑臭水體基本上要達到相應的整治標準,包括地級和地級以上城市的水上、河上不允許出現大面積的漂浮物,河岸上要杜絕垃圾以及沒有明顯的排污口,這些國家都已有明確的規定;并且,國家規定到2020年年底時,地級和地級以上城市的黑臭水體控制在10%;到2030年時,黑臭水體基本上能夠得到全面治理。
對于環保產業來講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決定,像對我們賽萊默,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但是,我們也認識到治理黑臭水體整治不是一個單位或者一個企業可以解決的,這一定是整個產業的上下游聯合起來。首先,從水源開始,對于污水的收集、處理、排放、截污這點開始。再加上今后的處理過程中的提標、改造、升級或者回用,如果這些都能夠聯動起來的話,我們治理黑臭水體的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而我們賽萊默公司恰恰是一個在這方面技術領先的企業,從水的輸送到水的處理再到監測儀器,在整個產業鏈條中我們都有先進的設備。所以我們對于頒布的政策倍受鼓舞,這也激發了我們進一步投入研發和國產化,以及參與到整個治理過程的熱情與積極性。
中國水工業網:你們在河湖治理/黑臭水體治理方面擁有怎么樣的技術優勢,它們將如何發揮效用?
呂淑萍:技術方面的話,我想舉個例子。北京市早在“水十條”頒布之前的幾年,就已經著手展開了一系列行動,除了截污之外,在水的達標升級改造還有處理之外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例如:到今年年底,高碑店污水廠與小紅門污水廠的升級改造,加上清河污水廠二期再生水廠的建成。另外,在北京以外的地區,到2016年六月份,在淮坊要建立中國最大的地下污水處理的“樞紐級”設施。在以上我講到的整個例子中,都會有我們賽萊默高效可靠節能的泵送系統、攪拌器、分析儀器設備發揮重要作用。之所以能夠被這些重要的工程采用,主要是由于我們高效節能的方案及控制方案能夠使能耗降低,加之它本身的可靠性,包括通過監控能夠把數據輸送到監控室的及時性。通過它們,政府、社會和行業能看到我們處理的效率與能耗的效率。因此,在這一方面北京既然有了很好的先例,相信在其它任何一個城市這樣的案例都是可以成功復制的。
中國水工業網:我們了解到,賽萊默也一直非常關注、并且切身參與到了改善中國部分落后地區生存狀況的公益事業中,請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呂淑萍:從2009年開始,賽萊默在全球發起了“水印計劃”活動,這個活動在同年也在中國成功開展,它被稱為“水印計劃·中國行動”。通過與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合作,賽萊默專門為偏遠地區的學校孩子們提供清潔飲用水的設施、提供衛生廁所設施以及衛生教育。到2015年年底為止,這項計劃在中國總投入額達到了210萬美元,服務了82所學校。同時它在全球也得到了認可,確確實實服務到了偏遠地區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及飲水健康。
在今后的2016-2018年期間公司會加大投入力度,我們會在全球員工中組織發起“志愿者時間”,有大概十萬小時的時長服務于“水印計劃”上面。這就意味著每一個賽萊默的員工每年會有三個志愿小時,工作在偏遠山區、為“水印計劃”服務。為了孩子們的健康、為了他們的飲水安全提供幫助,所以這是非常有意義的造福于人類、造福于下一代的義舉。
|